文章

机会成本

你好呀,

今天在信里我想扮演一次「好为人师者」的角色,跟你分享一下「机会成本」对我的意义何在(教师严肃脸)~

开课!

「机会成本」呢,就是指在决策中面临多项选择时,被你放弃且价值最高的那个选择。

比如,如果小明有一份年薪二十万的工作,但他不满足于现状,于是他想着要不要辞职去留学两年。留学各项费用一百万。如果用狭义的「成本」去计算,那么留学成本就是一百万元。

但如果你用「机会成本」去计算,这件事的本质是这样的:

A. 维持现状 = 挣四十万且不花一百万 = 140万

B. 辞职留学 = 不挣钱且花了一百万 = 0

C. 单纯辞职 = 不挣钱且不花一百万 = 100万

小明如果选择辞职留学,那么他选择了B,而A和C中价值最高的那个选项是A,即维持现状。ABC不可兼得,只能做出权衡取舍。所以如果小明选择留学的机会成本不是一百万,而是一百四十万。

如果你看到这儿,我想说,这个计算里有很多很多漏洞,需要去填补。这也是我这封信里真正想跟你讲的:

第一,A选项真的是「放弃掉的最大价值」么?

当我说「A和C中价值最高的是A」的时候,这句话是不准确的,因为这把价值等同于货币价值。而C选项「单纯辞职」,有可能是小明选择陪伴家人、去深山修炼、或者闭门读书,这个价值就不仅仅是「不挣钱且不花一百万」能够衡量的。

我在以前的信里跟你讲过,「价值等于感受到的重要性」。广义的机会成本考量,是要超过货币价值,且每个人面对同一情况做选择时,他们认为的「放弃掉的最大价值」的选项可能都不一样。

第二,真的只有ABC三个选项么?

当然不是,可能有DEF选项,只是小明「不知道」。选项「有没有」不是取决于其「客观是否存在」,而是「主观是否认识」。其实我年轻时做过很多愚蠢的选择,那些选择之所以愚蠢,不是我在ABC中做出了愚蠢的选择,而是我根本不知道当时存在远比ABC有价值的D选项。

价值等于感受到的重要性。可是如果连D选项本身都没感受到,又如何去感受D选项的重要性呢?

第三,ABC甚至D真的不可兼得么?

大多数情况下是的。但你还记得我说过:「创造等于感受到的难题」这句话么?

现代商业与创新的本质就是,谁能把的「ABC不可兼得」变成「ABC可兼得」,谁就能垄断这个难题被解决之后的所有收益。

有的人听到「不可兼得」四字时,心中会充满悲怆,甚至想作诗一首以书胸臆。

有的人听到「不可兼得」四字时,会心花怒放,因为……「来生意了~」。

十几年前我第一次听到机会成本的概念时,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要算一下替代选项嘛。十多年过去了,我越来越感到自己离完全理解这个概念还远着呢。信的结尾,我就把我已经理解的皮毛用简短的忠告写给你:

  • 放弃掉的最大价值,更准确的说是「放弃掉此时此刻你自认为的最大价值」。一个选项到底是不是比其他更有价值,这事儿还是你自己说得算。
  • 「知道替代选项的存在」比「选择」本身难得多,一定要不间断地、用最谦卑的姿态,去探索这个充满未知与惊奇的世界。
  • 知道的选项越多,合并同类项的可能性就越大,收益就会暴涨,风险就会暴跌。

我知道你曾经或现在面临选择的难题。希望这封信能助你绵薄之力。

—— 放弃了打两局王者荣耀而选择给你写信的船长

本文由作者按照 CC BY 4.0 进行授权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