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你好呀,

今天又是凝视自己灵魂深渊的一天。而这封信是关于我是如何一直失败于践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句古训。

其实任何一个人经历几十年的社会教化,各种关乎品德与心性的教诲早已背得滚瓜烂熟。但这些美好的品质到底美好与否,取决于是应用在约束自己还是约束别人。

电视剧里经常有这样的桥段:君主听到逆耳忠言后,龙颜大怒,随后那个高喊着口号的大忠臣被武士们拖下朝堂,贼眉鼠眼的谄媚小人喜笑颜开。

样板戏看多了,有着同样困惑的人自然不在少数:为什么这些君王连谁是好人谁是坏人都看不出来呢?

我们这些看客能洞察这一切恰恰是因为我们是看客(当然也因为电视剧过于脸谱化,想看不出来都很难)。然而,这一幕幕一旦发生在自己身上,确是人人都少不了龙颜大怒凤颜大怒一番的。至少发生在我自己身上,我至今仍然无法做到「完全心平气和地」接受任何逆耳之言。

我所接触到的「逆耳之言」有三种:一是与自己同业的战友,比如同事、同行、同学;二是给我留言发短信提各种建议的陌生人;三是网络上对线的杠精。

于是,所谓的「看人下菜碟」的某种势利眼的劣根性就不断在我身上上演着:

  • 如果是行业前辈或盛名在外的同行给出批评意见,我经常会下意识认为这是「人家大佬赏脸拿出自己宝贵的时间给我上了这么宝贵的一课,我真的无以回报」,然后照单全收,哪怕说的完全没有道理,也会自我PUA觉得是自己还没有参透对方的真谛。
  • 如果是来势汹汹的线上杠精来给出某种批评意见,我大概率会气血上涌,看对面的每个标点符号都觉得不顺眼,阴阳怪气的技能点瞬间点亮,进入到一种「就算你说的有道理,我也会为了杠而杠到地老天荒」。

前两者的反应如果还算自然,那么对于那些素昧平生的陌生网友的留言,我的反应却经常让我感到自己的道行仍然太浅:

经常有网友从他们自身的角度,向我提出关于品牌运营、团队治理、产品研发甚至学术思想等等建议。其实大多数情况,他们作为身在局外的外行,给出的大多数建议都不具备任何参考价值。而有参考价值的部分,其实早已被考虑。如果某个局外人都能想到的漏洞出现了,局内人八成是提前数月甚至数年就已经开始修复这个漏洞,只是当下还没有完全修补完。

然而我说的「道行甚浅」体现在我对人家的态度上——我似乎总是试图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向这些善意的提建议者表达一种「我怎么可能想不到,你个外行还是省省吧」。

我认为深层次上,我在建立某种心理防御机制:

任何建议本质上都是「答案」;所谓的「成熟的内行建议」和「外行的不成熟建议」,其实都是指「有参考或无参考价值的答案」。但这都与「提建议者是否靶定了关键问题」毫无关系。即使外行给我的建议再幼稚,至少人家发现了最令我头痛的关键问题。

而正是因为我并没有那些能证明自己是行业巨擘的战绩,故而任何哪怕是不成熟的建议也让我感到人们在提醒我的进步之缓慢。我似乎在用居高临下的獠牙姿态来缓解这种伤口上撒盐的焦虑。

而我的这种习惯性的不友好,除了让自己「感觉好一些」,却没有任何实质的好处。如个外行如果给了我一百个建议中有九十九个糟糕的建议,那这些糟糕的建议听取了又对我有什么损失呢?没有任何损失。然而如果我开始在别人提出第一个糟糕建议时,就摆出一张臭脸傲慢地挡住对方,那么我就一定会错失那唯一一个关键的建议。

我若是连「无则加勉」都做不到,谈何「有则改之」呢?

写到这里,我突然回忆起过去十年每次跟俞老师喝酒聊天时——我似乎就扮演着一个给行业前辈提建议的班门弄斧的角色。只是身为纽交所上市公司老板的俞老师,却每次都极度真诚与谦卑听我在关公面前耍大刀——而类似的场景、我曾在那么多极富成就的牛人前不知好歹地大谈特谈的场景,一瞬间都涌了进来,我此刻已然羞愧难当,脚趾扣地。可另一方面,我也似乎意识到了那些行业中极其优秀的人共同的品质:

她/他们的锋芒毕露是真;她/他们的谦恭虚心也是真。她/他们在决策时眼睛中的毒辣与犀利是真;她/他们在搜集决策信息时眼睛中的不动如山与虚怀若谷也是真。

我想作为今日份反思的总结,我会认为,只有成就不足、战绩不力的人,才会那么在意言语上的压制,才会有态度上的倨傲去形成那可笑的自我心理防御。我认为我自己仍然没有脱离这种深度埋藏着的焦虑,而如果我至今还不把这致命的弱点剖开,它就会永远存续,终究成为真实的枷锁与梦魇。

啊对了,那句古训的上下文我也一并附在这里:

  • 《论语·学而》有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该段经文有朱熹作注,曰:「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传,谓受之于师。习,谓熟之于己。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

终究我们还是在为了自己那点脆弱而敏感的内心付出最高昂的代价呀。

—— 船长

本文由作者按照 CC BY 4.0 进行授权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