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并非理所当然

你好呀,

今天我想分享的是关于一种关于「并非理所当然」的思考方式。

几年前读到过两个(未经验证的)历史学假说。

一个假说是:万里长城的真正用途并非完全是「军事防御工事」,而是「进出口贸易控制」。万里长城固然给北方异国的军事侵略带来极大的困难,但长城以南的长途运输盐粮茶布铁的商队也被迫前往重兵把守的关卡,才能轻易入关。通过外贸货物的统计,天朝可以估算邻国的人口数,以及在局势紧张时,通过禁止出口来实施经济制裁,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另一个假说是:中华帝国历来垄断盐的生产和经营,表面上是为了平抑物价,稳定民生,实则是统计帝国人口数量,确定税基和兵源——盐是所有人体所必需的物质中最容易被官方垄断生产的货品,且每个人无论出身,其耗盐量基本一致。

这些关于历史的假说还有很多很多,也是二十世纪以来史学研究的新方向——从偏向浓墨重彩于王侯将相的政治史,转向与器物相关的微观史研究。

而无论这些假说最终是否能够被历史证据所验证/证伪,我的收获都是: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而越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越容易被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仿佛一切与我们不期而遇的人、事、物都是因为某种上苍降临给咱们的缘分。

洗衣机、冰箱与微波炉的出现让将近一半的人类不用花费几乎全部人生在做饭和洗衣服的循环中。

地图的出现让人们有了「我们国家」与「他们国家」的抽象观念,而非「我家」与「他家」的具象观念。

博物馆与官修历史书的出现让人们有了「我们的历史」,而不仅仅是「我的历史」的挂念。

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美洲作物马铃薯和辣椒,让东北名菜从「炒茄子」变成了「地三鲜」。

我们之所以能够享受各种「国家带给你的福利」,来自于成千上万被人们痛骂的资本家与企业家创造了不计其数的就业与交易后缴纳的所得税与消费税。

而你之所以能收到这封惊奇短信,是因为我这个团队和同行业的朋友们几年如一日的各种宣传策划、渠道宣发、口碑打造才辗转到你的视线中。

「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这句话说起来真的好轻松,可忽视这样一个道理更加轻松。

我已经数不清每天我要本能地问自己多少次「我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以及「这件事之所以我能知道/经历,之前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种思考习惯的代价,让我日趋「保守」,不是贬义的保守,而是意味着「慎重」与「耐心」的保守。

这让我尊重历史,让我感恩当下。

笔落,盼复。

——船长

本文由作者按照 CC BY 4.0 进行授权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