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一千字就能写完的家族史

你好呀,

今天特别想念逝去多年的祖父,于是就想写给你一些我那个家族的往事:

从东北出来之后我结交了很多南方友人,感慨的就是广大的南方仍然拥有着「家族」的概念。湖广江浙闽地带近几百年,并没有发生像北方长城内外动辄流血漂橹千里无人的超大规模战乱。那些朋友的「家族」教给他们的东西是我艳羡不已的。

我对家族史了解不多,只知道是海西女真的老猎户,糊里糊涂地被拉进了多尔衮的正白旗部队,然后又糊里糊涂地攻入了北京城,随后又糊里糊涂地一路杀向南方,最终那支军队灭了大明帝国。然后就是每一代郭布罗氏都在打仗,就这么从大清帝国到民国一直糊里糊涂地参军、打仗、代代都要收到男丁的阵亡通知。而瓜尔佳氏的那些老爷们却在京城的八大胡同里胡吃海塞。抗日战争时全家被屠,祖父作为唯一的幸存者闯了关东回到了祖先的土地上,然后没过多少年又去朝鲜打仗。

我只记得祖父不喜欢战争,只想挣钱工作过好日子。他说打了那么多年最后为了躲鬼子追杀连汉姓「郭」都不敢继续用,只好姓葛。可这十几代人为国阵亡上百人,到底为何人在做嫁衣裳呢?

八十年代初,辽南大芦苇荡下发现了大油田。祖父一边在国企上着班,一边借着吹满地的改革春风做起了小本生意,没用几年就成了当地的第一个「万元户」,而当时的人均月收入大约是二十元人民币。

老爷子后来不做生意了,卖掉了小超市,每天养花养鸟钓鱼打牌接送我上学,以及跟邻居老头斗嘴。

只是他有的时候会讲讲自己的生意经,就用最通俗的白话。我那时小,很多都没听懂。不过有些生意经就像是烙印一样刻在我心里。

多年之后,我想我从这个没有留下什么辉煌历史的小小的军人家族里,还是继承了些精神层面的遗产:

  • 打仗也好做生意也好,无非讲究个责任和风险。想打仗是因为看中了收益,敢打仗是因为风险扛得住。
  • 打仗和做生意最大的不同就是,打仗是因为问题解决不了掀了桌子,做生意的本质就是在解决问题。所以做生意比打仗崇高多了。
  • 做生意这件事都谈「赚钱」,做得多了就明白,赚钱二字有两种理解:1. 别人用钱买你的货;2. 你在用货买别人的钱。这说不上谁亏谁欠。

对于第三点,祖父去世十七年了,我也才刚刚明白了二三分。

金钱、产品、服务、信息这些东西,在那个老军人和老商人的眼里没有本质的区别,无非就是形式换来换去的资产。而这些资产都是本质上都是同一样东西演化而来的:时间。

有人擅长把时间用来做产品,却不太懂服务,也捋不清乱七八糟的什么需求供给的信息;有人就擅长把自己的时间转成为他人提供贴心的服务;而有人就在花时间去搜集各种信息。之所以人们这么看中金钱,无非就是金钱是产品、服务、信息的中间状态,观望之时不兑换,也就最让人心安。

我创业之后,总是能想起祖父做生意时的心态——为什么生意人要把产品服务信息提供得物超所值呢?因为等值的金钱更让人心安,你要用货买人家的钱,自然要让货超值而不是等值嘛(那就更别提不值了……)。

有时睡觉中,我也会梦到铁马冰河枕戈待旦,不过更多梦见的还是那些我只在故事中听说过的祖先们直不楞登的性格与铁憨憨般的笑逐颜开。

你有家族的故事么?好想听~

—— 一千字就能写完家族史的船长

本文由作者按照 CC BY 4.0 进行授权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